查看原文
其他

徐贲,一个“问题型学者”的人文思想启蒙

先知书店 先知书店好书推荐 2022-07-30


在当代华语界的作家学者中,徐贲教授算是一个“异类”:
 
1950年,徐贲生于苏州的一个书香之家。尽管生于革命年代,成长于动荡的岁月,他的文字却如绅士一般渊博、克制,既厚重,又与时俱进;关注的问题,既有公共性,却又关乎每个人;他的思考,既有国际视野,又有中国独特的问题意识;既有人文关怀,又没有脱离这个正在巨变的时代……
 
正如许纪霖对徐贲的评价:“这是一个很难用科学来界定的问题型学者,是文学的、历史的、哲学的,也是社会学、政治学、法学的。而激情与理性的奇妙混合,可以称之为一种知识分子的学者写作。”
 
刻骨铭心的文化记忆、海量的中外经典阅读,镌刻出徐贲的眼界和思考,也奠定了他后来的写作命题——“人文”、“思想”和“启蒙”。

▌“人文”、“思想”和“启蒙”

我们为什么需要“人文思想启蒙”?“人文”“思想”“启蒙”式的写作,又意味着什么?

这首先要从“现代化”的内涵谈起。一个国家之所以能被称为“现代”,通常可以分为三个维度:
 
◎现代思想:这个族群是否具备了现代思想?
 
柏克、斯密、孟德斯鸠等天才思想家所描摹出的道德伦理、社会秩序,不仅让本国国民的思维进入了现代,甚至改变了人类的思想版图。即便技术发展日新月异,现代人生活的秩序,仍未超出他们的创造和反思。
 
◎现代制度:这个社会能否实现正义、和平?
 
正义即是非对错,没有对错就没有和平。斯密说,正义就是“让一个人得到他应得的东西”。这个定义人人都认可,但迄今只有极少数国家实现了持久的和平。一个现代的政府能够保卫和平、正义和自由,又不至于威胁到个体权利。
 
◎公共生活:思想与制度依靠什么维系?
 
在天才思想家产生之前,必先有产生天才的土壤:彰显爱与美德的人际关系,求知求真的民间舆论,保障自由创造的文化活力……
 
现代制度的产生和维系,更要仰仗托克维尔所说的“民情”,如稳固的私有产权、市民团体的培育、公共说理的训练。

现代人与古代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公共生活的参与,思想可以汲取、制度可以照搬。唯有公共生活的训练,是一场缓慢的变革,但也是现代文明最艰难、最基础的地基。
 
因此,徐贲的写作主题与作品——“人文”“思想”“启蒙”,指向也正是“现代公共训练”所不可或缺的三个维度的改变——

徐贲老师的《经典阅读》《经典之外的阅读》回应我们如何求知思考;《明亮的对话:公共说理十八讲》《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》关注我们如何说理、参与公共生活;而《与时俱进的启蒙》《人文的互联网》直面的则是启蒙缺失下的种种问题……



导读人文经典,思考人类终极命题
 
为什么说“经典需要重读,更需要导读”?
 
卡尔维诺说:“经典,就是第一次读就像重读,每一次重读都像是初读。写下经典的,都是人类无法忽视的作家,无论何时重读,都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定位自己。”
 
阅读人文经典,不应该止步于知识记忆,更要习得“洞察人性”的能力,并且为悲悯和正义找到充分的理由——前者需要思辨、大胆质疑,后者需要同情心、坚信不疑。然而,极少有人意识到这种“人性深处的张力”。

换言之,阅读人文经典就是“为了让人活得更像一个人”。然而大部分人不喜欢读经典,也读不懂经典。因此,经典既需要重读,也需要导读。
 
阅读经典、提出好问题,就是捍卫人的记忆尊严,维系文明的延续。“一个好问题,好过十个好答案”。但是在阅读经典时,我们为什么总是提不出好问题?


阅读,绝不是为了照搬书中观点,而是为了思考当下问题。因此阅读既要有深度,关心经典中人类的永恒问题;又要有广度,带着时代的问题意识去阅读经典之外的书籍。

徐贲的《阅读经典: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》《经典之外的阅读》不仅对“阅读困难症”作出了精确诊断,更为读者展示了如何阅读经典、如何用“当下问题”去做经典之外阅读的可行性方法。
 
公&民进阶训练:说理和明辨是非
 
“说理”是一种能力,更是一种教养。说理的训练,不是学习把什么都“说圆”、把“无理”变成“在理”的技巧,而是以真实的信息、事实、知识去说服别人。
 
说理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,而是一只摊开的手掌。越文明的社会,说理就越重要、越有效。越懂得说理的人,其文明层次就越高。
 
遗憾的是,很多人仍然习惯于“攥紧拳头的口诛笔伐”,而非“摊开手掌的说理”。人们交流的看法不是说服辨明,而是“占领话语阵地”。
 
《明亮的对话:公共说理十八讲》针对当下人们“不重视说理、不擅长说理、说理的人越说越僵”等现实困境,对公共说理提出了诊断、药方和案例。

会说理的人,首先是一个明辨是非的人。说理所运用的 “辩论”,其拉丁语词源的本意是“银”。说理就像打磨银器,越打磨越光亮,可以投射出明亮、清晰的映像——就像人们平时所说的“真理越辩越明”。
 
《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》是徐贲的新书,帮助人们培养自己鉴别真相、明辨是非的能力。“封闭的头脑”需要一把能开锁的钥匙,“开放的头脑”犹如花朵,需要浇灌和呵护。


正如豆瓣书友所说:公共说理在中国是奢侈品。而徐贲具有极强的问题意识,这是真正的反洗脑作品。表面上是在讲公共说理的常识,实际上是公共政治的伦理价值。而且书中的很多例子确实够生猛。
 
启蒙缺失下的种种问题
 
在徐贲看来,启蒙的缺失至少产生了两大问题:一是“启蒙的困境”——最可怕的现象不是忘却了启蒙,而是大家认为不再需要启蒙。二是技术的僭越,在技术极易控制人、思想极易禁锢人的今天,人们不仅需要启蒙,更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启蒙。

◎启蒙缺失下的种种困境

徐贲在《与时俱进的启蒙》中提到,西方文明对“启蒙与进步”的态度,经历了三个过程:20世纪前盲目乐观;20世纪深刻反思;60年代后,通过辨析英美、欧陆之启蒙,重申启蒙的价值。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,国人对后两者知之甚少。

《与时俱进的启蒙》书影
 
这本书不仅系统梳理了启蒙价值的三大阶段,而且深入到了启蒙缺失下的种种困境:人为什么会对谎言深信不疑?一个人的愚昧迷信,因为缺少教育?还是因为只受过一种教育?……
 
运用理性,独立思考,反对科学宰制,追求民主自由,便是启蒙留给我们的遗产。世界的进步和改善,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类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努力。

◎互联网时代,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启蒙

自从人类进入大众互联网时代,技术革新对于壮大自由、人类幸福具有一往无前的威力和优势,但是,它极易因获取信息的便捷性,让人行为变得懒惰;对娱乐的包容性,让人思维上渐渐退化;被彻底管制的可行性,被用作全员洗脑的工具。

因而,我们要担心的不是未来互联网如何奴役、控制人,而是如何让人们识别奴役、变得可控。
 
徐贲的这本《人文的互联网: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》,便对互联网进行了“反思之后的再反思”:在一个喧嚣浮躁的网络时代,如何做一个不被迷惑的人?
 
他认为,互联网时代一直存在两种最危险的虚无主义:要么陷入技术决定论的泥淖,要么落入反机器主义的困境。
 
因此,第一层的反思应该是,既不能让人类沦为机器、工具,又不能让人类堕入守旧、反智的境地。
 
互联网,给人类带来海量的信息、更多的自由,导致个人知识、道德伦理和国家认同遭遇“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重构”。
 
第二层的反思是——这种冲击其实有现成的历史参照:文艺复兴,就是“处理巨量信息”的先例,它是“向过去寻找自由的正当性”;启蒙运动,就是“理性和自由意识的觉醒”,它是“向未来寻找自由的正当性”。
 
人类并非无所不能,但是人类太容易骄傲;人类并非一无所能,只是人类太容易健忘。

……
 
过去几十年,社会层面的人文启蒙刚有起色,但现代公共训练的中断,不仅在吞噬着改革开放四十年艰难形成的些许共识,而且早晚会波及现实中的你我他。因此,徐贲老师这套“人文思想启蒙”六书就显得更加重要。

徐贲老师并不是讲一大堆空泛的理论和道理,也没有充满精英口吻的空谈未来,而是从人文思想启蒙的视角,一边回到历史纵深,一边紧扣时代问题,重新思考我们正在遭遇的种种危机:如何求知思考、如何说理、如何参与公共生活、启蒙缺失下的种种问题……

难能可贵的是,徐贲老师既是冷静清醒的现实批判者,又是热情真挚的理想主义者;他的作品不是晦涩深奥的学术专著,也不是宣泄情绪的时评杂文,而是“现代文明意义上的清醒人”之日常课程。
 
因此,无论是洞悉我们正在遭遇的危机,以及关乎每个人的重要问题,都不可不读徐贲。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,他的作品在中文界极难出版。我们有幸为书友争取到“迄今最全的徐贲老师作品集”——这套作品正是他几十年写作的集萃。识别下图二维码,即可一键收藏。

延伸阅读
招聘 | 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
最低限度的人文通识:启蒙从未过时,只是需要与时俱进
技术的互联网向左,人文的互联网向右
徐贲:每个人都有可能被“洗脑”
王人博《1840年以来的中国》:宪制视角下的近代史
盖棺仍难定论: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桎梏
历史智识不是靠“真相”堆砌出来的
历史的回声:未来的路,比想象中更窄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